返回入口页
  • 全部whole
  • 图书book
  • 报告report
  • 图标icon
  • 资讯information
简
繁
English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Português
注册
登录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平台首页
  • 文化聚焦
  • 研究动态
  • 专题探索
    • •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
    • • 传统文化转化与开新
    • • 外国文化借鉴与吸收
    • • 荆楚文化与当代湖北文化
    • • 国家与地方文化政策法规
    • • 相关国际组织文件
  • 自有资源
  • 智库专家
    • • 专家视点
    • • 智库专家
  • 高端论坛
  • 合作单位
提示信息

这里是提示信息

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转化与开新 >中华文化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
:
:
:
  • 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回顾与展望

    作为世界上两大汉字国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其交流史研究意义重大,广受关注。本书作者来自两国学界,所发表文章多为长年积累的用心之作,能够为读者提供少见的珍贵史料与新鲜论证。

    作者:徐勇、王晓秋

    关键词:中日关系,文化交流,文化史,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 东亚的文化交流

    本书补充了东亚文化交流的新材料,提出了新方法或新范式,同时在具体问题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新问题。

    东亚文学和语言学方面,有从1990~2010年中国朝鲜族小说对中国朝鲜族双重文化身份和文化优势问题的探讨;有通过揭示西方比较文学理论及中国文学理论不足,提出“求异”的研究理念的研究;还有近代亚洲文学主题转变及其世界地位、世界范围内韩国侨胞文学研究

    作者:金强一、全莹

    关键词:文化交流,东亚,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 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史话

    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西贾兹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信徒们的支持下,他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麦地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伊斯兰政权。我国历史上称之为大食。由此揭开了中国与阿拉伯几世纪友好往来的历史。

    本书扼要介绍了7~19世纪阿拉伯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不仅讲述了杜环的阿拉伯之行、郑和下西洋时与阿拉伯的交流,而且介绍

    作者:宋岘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阿拉伯国家

  • 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本书是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之三,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共同研究组(组长石川祯浩)的成果报告论文集。研究组以社会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直至今日的约100年为尺度,应用史学方法,从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现象进行探究。此外,清末及民国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延安时期的文艺政

    作者:(日)石川祯浩、袁广泉

    关键词:社会发展史,文化史,研究,中国,20世纪

<< 首页 << 1 >> 尾页>> 共4 条记录 第 /1 页 确定

相关链接

  • 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  |  
  • 政府部门  |  
  • 文化研究网站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版权所有 :湖北大学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633

鄂ICP备19009879号-1

文化发展智库支撑平台

中华文化发展智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