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入口页
  • 全部whole
  • 图书book
  • 报告report
  • 图标icon
  • 资讯information
简
繁
English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Português
注册
登录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平台首页
  • 文化聚焦
  • 研究动态
  • 专题探索
    • •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
    • • 传统文化转化与开新
    • • 外国文化借鉴与吸收
    • • 荆楚文化与当代湖北文化
    • • 国家与地方文化政策法规
    • • 相关国际组织文件
  • 自有资源
  • 智库专家
    • • 专家视点
    • • 智库专家
  • 高端论坛
  • 合作单位
提示信息

这里是提示信息

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研究动态> 如椽巨笔著华章

字体大小 : 小 中 大

背景色 :

加入收藏

如椽巨笔著华章

作者及单位:陈巧泉

来源:经济日报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23日

原文链接:http://www.nopss.gov.cn/n1/2022/0523/c219544-32427616.html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功业彪炳史册。近日,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2022年通俗理论读物《百年大党面对面》已出版发行。

《百年大党面对面》坚持了“面对面”系列读本一贯的问题导向意识,从百年党史中梳理出13个重大问题,诸如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以权威准确的观点、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简洁的文风、活泼多样的形式,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全面准确解读。总体来看,全书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体现历史大视野。《百年大党面对面》博古通今、引经据典,以历史大视野贯穿百年沧桑,把百年党史讲述得清楚、呈现得明白。比如,在第一章阐述我们党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时,上溯到17世纪世界最早的政党成立,从人类几百年的政党政治历史中探究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性,让人眼界大开、豁然开朗。又如,在第十二章论述共同富裕时,从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历史上作分析,回顾百年来我们党如何努力奋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明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共同富裕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历史对比中阐释中国共产党“立命为生民,一切为共富”。同时,该书开设了“史海钩沉”“党史一页”“知识通鉴”等小栏目,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内容更饱满,让读者感受更深入。这启示我们,传播党的声音、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要以历史大视野来看待事物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发展趋势。

二是体现世界大格局。《百年大党面对面》把中国的发展变迁放在世界发展中去考察,从世界大格局的高度去阐释党的百年历史与世界历史变迁、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从国内外两相对比中增进读者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比如,在第二章论述“历史任务接力推进”时,以“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意志崛起”为例来说明,任何国家和民族由贫穷羸弱走向繁荣富强,都不是一步完成的,必然经历一个个正向叠加、积厚成势的阶段。又如,在回答“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从世界革命、文明新路、人类未来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全面阐述了中华民族是有“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中国是一个“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这启示我们,传播党的声音、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要胸怀世界大格局,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进行比较。

三是体现家国大情怀。翻开《百年大党面对面》,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以及对党、民族、国家、人民的强烈情感,使读者心灵产生共鸣、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得到升华。比如,在讲述革命先辈舍生取义、无惧牺牲时,满怀深情地写道,“尽管他们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一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人类最美好的崇高信仰必定会变为现实”“无数革命者没有被吓倒,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化悲痛为力量,重新集合到党的旗帜下,继续投入新的战斗”,让人顿感“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全书结尾处,从冲锋在一线的共产党员、忙碌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在田野上播撒希望的新型农民、勇攀科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指战员等奋斗者的视角阐发观点:千千万万奔跑着的奋斗者有不一样的姿态和表情,有一样的拼搏和梦想,发出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定格一个个感动至深的精彩瞬间、演绎一个个平凡大爱的动人故事,聚合成新时代中国筑梦未来的磅礴力量。这启示我们,传播党的声音、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要心存家国大情怀,把感情融入文字,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给人以无穷力量。

四是体现时代大笔触。《百年大党面对面》善用文学语言,巧用修辞手法,用时代大笔触把峥嵘岁月刻画得细致入微,把复兴图景描绘得丰富多彩,让读者置身于历史洪流之中看世事沧桑、察风云变幻。比如,在阐述“为什么说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时,从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稳步提升、民族自信空前增强、大国外交阔步向前等方面进行详实描写,讲述了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巨变,展现出一幅新时代伟大国家的盛世图景。之后,又以消除绝对贫困、全面从严治党、建设美丽中国等标志性成果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的奋进图谱,让读者真切领略到“那一帧帧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精彩瞬间和壮美画面”。这启示我们,传播党的声音、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要以时代大笔触抒写创新理论,让语言更有魅力,让理论更有感染力。

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通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王小林、黄瑾)

相关链接

  • 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  |  
  • 政府部门  |  
  • 文化研究网站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版权所有 :湖北大学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633

鄂ICP备19009879号-1

文化发展智库支撑平台

中华文化发展智库平台